新闻资讯

决胜收宫!诺诚健华、中国纳米谷、三甲医院等竣工投产!

2020-12-28 14:37:14



刚刚,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举办决胜十三五”暨重大项目集中签约竣工投试产活动,诺诚健华、5G通信射频前端声表面滤波器项目等60个重大项目竣工、投试产,预计达产产值、营业收入约1173亿元;以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为主的36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落户,总投资约1164亿元。其中,活动有两个会场设置在知识城——诺诚健华会场和中国纳米谷会场。
 

年产能达亿级,诺诚健华一期投产

活动当天的主会场设在知识城广州诺诚健华药品生产基地项目现场。据悉,该生产基地注册资本10亿元,设立国际一流的小分子创新药研发、生产基地,生产基地一期项目于活动当天宣告进入竣工投试产阶段,年药品生产能力可达亿级规模。

诺诚健华由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与新药研发及转化医学领域专家崔霁松联合创办,专注于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领域的一类新药研制。诺诚健华目前已有十余个候选药物处于不同研究阶段,研发的BTK抑制剂奥布替尼刚于12月25日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新药上市,是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抗肿瘤一类新药,将在广州生产基地进行生产。未来,诺诚健华将有多个新药产品投放市场,涵盖肿瘤免疫治疗、肿瘤靶向治疗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很高兴看到包括诺诚健华在内的一大批重大项目今天胜利竣工,期待高标准高质量生产的创新药造福更多患者。” 施一公院士在致辞中表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除了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国际化创新空间、专业的孵化器以及技术平台外,优越的人才政策、产业政策及良好的营商环境,也为入驻的生物医药企业在企业融资、市场拓展、国际合作方面保驾护航。
 

中国纳米谷首个投试产项目

作为中国纳米谷的重磅项目,由中科院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主导的“5G通信射频前端声表面波滤波器芯片项目”(简称为“5G滤波器项目”)也在当日进行投试产。历经一年的建设,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备受关注的“中国纳米谷”即将揭开神秘的面纱。

通俗而言,滤波器是放置在手机内帮助切换通信波段的重要工具。这样一个微小的元器件,过去一直属于关键技术领域,吸引着中国科技人孜孜不倦进行研发。如今,以广州为生产基地的5G滤波器项目即将突围而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整个项目从一片平地到产线运行,仅用10个月时间。相比于业内计划起码要有2年时间准备、多年进行建设,速度达到不是一般的快。

中国纳米谷效果图
 

重大突破:以广州为生产基地打破技术垄断
 

“一部全网通的5G手机需要近百个滤波器,按照每年全球生产12亿部手机来计算,滤波器的市场需求量近1000亿颗,” 5G滤波器项目负责人说,虽然市场如此庞大,但国产滤波器在全球市场占比微乎其微。究其背后,是因为高端元器件的核心技术一直牢牢掌握在国外技术厂商的手中。长久以来,中国国产手机的滤波器大部分依赖进口。但由于近期国际形势风云变幻,高端元器件的国产化迫在眉睫。打破市场局面的突破口,如今就在广州,就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
 

落户选址:只要适合项目就“量身定做”政策
 

早在数十年前,中国科学院团队就开始攻克滤波器的难题。如今,他们已经拥有原创的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这就意味着他们不再受国外厂商的限制,可以实现大批量滤波器的生产。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开始谋求团队在全国范围的选址落户。作为重点项目之一,“滤波器国产化需求很大,谁都不能浪费时间。”该项目负责人说,当时,项目在全国有8个地点的落户选址,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有关负责人听闻这个项目后立即伸出了橄榄枝,给场地、给资金、给政策,只要是适合项目发展的都可以“量身定做”。

“当时谈了20多分钟,我们将信将疑来黄埔看了一下,没想到对接完之后,职能局的负责人很快到了北京,把合作协议讨论好了、事情办完了才回来,” 该项目负责人说,在如此强的邀约力度之下,5G滤波器项目立即到黄埔扎根,“大家都是想干事情的,那就一起把事情干成。”

最先,团队疫情最严重时候来到了广州,那时的中国纳米谷还是一片平地。生产的最基本要素——人、机、料、法、环,一个都没有。团队热火朝天地投入设计和建设中去,疫情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也在广州整整呆了3个多月,争分夺秒把时间不断往前赶。虽然项目急迫性很强,但因为技术太尖端,从事这方面的人才极少,该项目负责人整整面试了将近4000人,最终才组建起一支70多人的团队。

如今,一座初具规模的产业园区在中国纳米谷拔地而起。“5G滤波器”项目,全称“5G通信射频前端声表面波滤波器”,在12月28日来到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产线运行。
 

黄埔速度:“10个月实现从平地到产线运行”
 

从平地起步到产线运行,5G滤波器项目仅仅花了10个月时间,其中从奠基到封底仅花了5个月。可以说,该项目再一次刷新黄埔区重大项目建设的速度。

这个速度也受到了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的肯定。今年11月下旬,白春礼一行来到黄埔区考察,他表示中科院与黄埔合作共建的广纳院,短时间内有这么快速的发展,超出了自己的预想,并点赞了广州市黄埔区的创新服务方式。“特别是5G滤波器项目只用了10个月,绝对是‘黄埔速度’!”

10个月能建成一个难度如此之大的项目,项目负责人也觉得超乎想象。根据他自己的经验,从园区设计、施工建设、人才招募到设备运输,每一个环节都是难关,这样的项目至少要花费2年的准备时间。“粤芯用18个月的时间实现从无到有到量产,已经够快了,我们这边需要更快,真是不可思议。”

项目建设能这么快,除了团队不分昼夜的努力,当然离不开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大力支持。该区兑现了“给场地、给资金、给政策”的承诺。2019年12月,该区出台了“纳米10条”产业政策,该政策全力支持建设纳米科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并对重大产业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开绿灯。

“‘纳米产业10条’应该是国内支持力度最大、政策体系最全的一个纳米产业专项政策,也是唯一的由院士研究研究主导的地方性的产业政策。”黄埔区科技局负责人介绍说,新政扶持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全国罕见,将助力大湾区成为我国高科技人才汇聚的高地、高技术创新的源头,积蓄起了强大势能。

产业集群:中国纳米谷呼之欲出

自2019年12月,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先声夺人推出“纳米10条”产业政策后,广州纳米产业一直好消息不断。

今年2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领衔的广纳院纳米生物安全中心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揭牌。产业、资金、人才源源不断向黄埔汇集,就是为了加快中国“纳米科技”产业化步伐,突破科技界关键技术难题,建设全球领先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科技产业。

此前接受采访时,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介绍说,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优势、产业优势,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将建立一支上千人的工程师队伍,专门服务纳米科技成果转化,其使命是把在全国各地的纳米科技研究成果,在这个平台上来转移化,变成技术,变成产品,变成国家的能力。而“中国纳米谷”是一个产业区、聚集区,之所以命名为“中国纳米谷”,就是希望聚集、服务全国纳米科技科研机构和企业。

知识城内建设中的中国纳米谷
 

“中国纳米谷将要打造千亿的产业集群,这不是单靠一两家企业就能实现的,这就需要不同的纳米科技技术,以及在这些技术中占据优势的企业联合起来,发挥集聚效应。”5G滤波器项目负责人说。
据悉,中国纳米谷规划建设用地1.1平方公里,按照“一区四园”模式分时期开辟建设。除了5G滤波器项目所在的纳米智能技术科技园,还有纳米生命与健康技术科技园、纳米创新能源与环境科技园、纳米超级复合材料科技园。首期启动300亩建设纳米智能技术科技园,先行综合配套服务区包括人才公寓、研发孵化、总部办公、商业等功能。

战略新兴产业再结硕果
重点产业配套项目迎来投产热潮

做好产业配套服务,已成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服务产业项目落地的常态化举措。当天,该区多个重点产业配套和商业总部项目迎来投产热潮。  

知识城广场
 

位于知识城核心区的知识城广场项目,是该区落实国家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的高端平台载体。园区主体建筑包括超甲级写字楼、多层和独栋标准办公楼、知识产权博物馆、会议及展览中心、知识产权法院等,其中规划建设的保护中心大厦和交易中心大厦,将打造成为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地标式建筑。

知识城国际科技中心
 

知识城国际科技中心所在的中新智慧园由知识城合资公司开发,总投资14.3亿元,致力打造以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产业为核心的全球化产业生态圈,为园区企业赋能,助力企业成长。  

在科学城片区,归谷科技高层次人才基地、创维华南总部、芯大厦等多个项目投产运营。其中,芯大厦项目是广州市专门为集成电路企业打造的首个产业园区,也是目前市内集成电路企业数量最集中的、聚集产值最大的产业园区。项目用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0.8亿元,营业收入为20亿-40亿元。  

距离芯大厦仅2公里的归谷科技高层次人才基地,作为海归小镇广州起步区,中国海交会创新创业示范区,与全球领先的国际创投孵化器PNP合作共建综合性专业跨境孵化服务平台,致力于营造硅谷式新科技文化、生活、工作社区,为高端人才搭建干事创业、快乐生活的国际化科创平台。 
 

36个项目签约落户
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投资势头不减

活动当天,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引进的36个项目在活动主会场集中签约落户,项目类型涵盖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人工智能等实体经济领域,计划总投资超1164亿元。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重点培育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该区主动策划、引进大型芯片制造项目。自2019年落户知识城的粤芯12英寸晶圆项目建成投产以来,已有32家企业注册落地,其中过亿营业额的企业已经超过7家。为此,该区在知识城内规划6.4平方公里新能源新材料价值创新园,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建设成为广州创“芯”智造园。

当天,该区的新一代信息产业军团进一步壮大,第三代半导体创新中心、视源股份、丰桔出行等多个龙头项目签约落户。 

中国科学院院士郝跃领衔的广州第三代半导体创新中心项目,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支撑重大科技和产业化突破为目标,建设设计、加工、测试分析三大公共服务平台,以及专利技术池、对外合作平台、创新公司孵化器三大产业化平台。

视源股份智能制造及中试基地项目计划投资约20亿元,建设智能主控板卡及交互智能整机等产品的智能化示范产线,主要从事显控产品中试研究、电子显示新材料及新工艺研发及生产等。 

密码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密码技术是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和基础支撑。中安网脉、微位科技、衍芯半导体、天予科技四大密码技术项目,于活动现场集中签约落户黄埔区、广州开发区。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是发展生物医药的前沿阵地。当天活动现场,包括康方生物、必贝特、恒诺康、众生睿创生物科技、华医再生科技等一批生物医药项目,新加入黄埔“朋友圈”。  

中国科学院陈晔光院士团队计划在该区打造国内最先进的活体类器官大数据生物样本库平台,研发拟人性更高的疾病模型和生物医药研究模型,深入挖掘类器官医学价值,为生物医药产业链提供行业内最前沿的平台服务,促进药物研发提效降本,为临床再生医学提供先进的解决方案。  

高瓴资本-广州创新型研究型医院项目计划投资约13亿元引入包括实体肿瘤、心脑血管、脑神经科学、罕见病、重症医学等重点专业,每年开展400-600项临床试验,服务区内生物制药企业,引导生物医药相关产业集聚。
  

填补知识城三甲医院空白 
三大肿瘤医院正式投入运营

过去,位于黄埔区北部区域的中新广州知识城,一直受缺少大型综合性医院,医疗资源“分配和供给不足”的困扰。经过近几年加快布局各类型医疗卫生资源,知识城居民的“看病难”问题将得以解决。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知识城院区

 

引人关注的是,12月28日上午,位于知识城核心区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知识城院区、广州泰和肿瘤医院、广州皇家丽肿瘤医院,以及恒健质子医疗装置示范工程等四个医疗服务项目正式投入运营。上述项目将以先进的质子束肿瘤治疗技术和设备为中心,结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多年的科研管理经验,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高端、先进的医疗服务,总体上达到发达国家同类服务水平。 

三家肿瘤专科医院总投资17.69亿元。其中,中大肿瘤医院建设了满足高效日间诊疗需求的门诊中心、骨髓移植病房、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含动物实验中心)、国家新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按照三级甲等医院标准设置,设置头颈科、胸科、肝脏外科、胆胰外科、结直肠科、胃外科、泌尿科、乳腺科、内科、放疗科、鼻咽科、血液肿瘤科、骨与软组织肿瘤科、介入治疗科等科室,计划开放床位600余张,以满足各类肿瘤患者的就诊需要。

广州泰和肿瘤医院规划床位400余张,医护人员800余人。医院以国际诊疗标准为肿瘤患者提供包括质子放射治疗在内的多学科诊疗服务。广州皇家丽肿瘤医院规划床位200张,首创肿瘤专科超级平台型医疗服务模式,构筑起国内肿瘤学精英和细分领域的多学科诊疗平台,全面涵盖肿瘤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等各领域。

据悉,现代医学产业作为知识城主导产业之一,《知识城“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至2020年,知识城按照城乡人口28万人配置医疗资源,每千人病床指标为6.5床,规划医疗卫生用地共20.53公顷,规划新增1个综合医院、3个专科医院、新增7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知识城以肿瘤治疗为现代医学产业优先布局方向,为建设集临床、科研、教育、产业“四位一体”的国际医学专科集群高地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 | 黄埔融媒、广州日报

其他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