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震撼!知识城惊现4000年前先秦时期越人生活痕迹

2020-11-16 16:57:56


大家都说
知识城是个宜居产业新城
还是“超级网红”
但其实
它还有厚重的
历史底蕴和人文风土


此前
榄园岭、陂头岭、茶岭、马头庄等遗址
出土的水稻植硅体
是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
出土单位明确、年代最早的
栽培稻实物遗存
还有各种陶鼎、陶豆、
锛、铲、环、镞、纺轮、砺石
钺、串饰等生活器皿
其中
茶岭新石器遗址
还是目前广州地区发现的
堆积最为丰富、遗迹现象最为复杂的
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可谓全景再现了“老广”的社会生活图景


原来早四千多年前
这里就人来人往
熙熙攘攘了~
同时说明
这一带
在珠江三角洲
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近日
广州考古
又有新发现!


快看
来自广州考古研究院的消息!
知识城
沙岭遗址东区发掘进行中~
现清理出近百件文物
及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早商的遗存
根据此次出土文物
可窥见四千年前此地先民生活


沙岭考古情况

沙岭位于龙湖街汤村南部,地处中新广州知识城范围,为一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的椭圆形低矮小山岗,海拔高程45.6米。


 

考古时间线

2015年8-9月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项目全线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确认沙岭有先秦墓葬和明清窑址等遗迹。

2017年8-12月

该院对工程范围内的沙岭遗址西区展开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2800平方米,清理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早商墓葬1座,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越人墓葬67座,出土文物100余件套。

2020年8-9月

为配合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小鹏汽车智造产业园)建设,该院对项目用地涉及到的沙岭遗址东区进行调查勘探,确认有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和先秦越人墓葬分布。

2020年9月底-11月中旬

该院对沙岭遗址东区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本次考古成果

发掘面积1600m²
清理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早商墓葬1座、灰坑41处、柱洞86处
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墓葬37座、沟3条
宋代墓葬1座、沟2条
明清时期墓葬15座
出土文物
近百件

沙岭遗址新石器晚期至早商遗存以灰坑、柱洞等生活类遗迹为主,可能存在有干栏式建筑,说明距今4000年前后这里就有先民居住生活。

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墓葬

前后两次发掘共计发现100多座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墓葬,这是沙岭遗址最重要的考古发现。

墓葬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东西向,大致顺山势排列。同时,还清理出可能与墓地排水及茔域划分有关的弧形沟,都说明当时墓葬地表应有标识,且整个墓地存在统一管理。



墓口形状以圆角长方形或椭圆形居多,墓壁多弧收,常见有不甚规整的生土二层台,墓内人骨、葬具等均不见保留。约1/3的墓葬未见随葬品,且其中不乏规模相对较大的墓葬;有随葬品的数量也不多,少则一件,多则五六件,有印纹硬陶、原始瓷、铜、玉石器等。原始瓷豆是最常见的随葬品,有不少是用残器随葬,当属“碎物葬”习俗的反映。



从出土原始瓷和印纹陶器来看,沙岭墓地与增城浮扶岭、萝岗来峰岗、九佛榄园岭等墓地的文化面貌相同,年代在西周至春秋时期。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东西向排列墓坑较深,多数有生土二层台,随葬品以原始瓷豆和方格纹硬陶罐为主等都是它们共同的特征。墓口普遍存在灰土状堆积,而且几乎都是呈坑状打破墓室原坑填土,器型较大的夔纹硬陶罐残片都出土于灰土堆积中,很有可能是在下葬后不久举行过专门的祭拜仪式。

与增城浮扶岭墓地稍有不同的是,沙岭墓地墓葬分布相对疏朗,墓坑相对较宽,深度也不及浮扶岭墓地深,这与榄园岭、来峰岗等墓地相同,呈现出非中心聚落的等级特征。




 

历史意义

近十年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中新广州知识城范围开展了大量考古工作。

经过2017年和2020年两次对沙岭遗址的考古发掘,全面揭露出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的一处完整岭南越人墓地,为研究广州地区先秦时期南越族群的文化面貌、丧葬习俗、社会结构、历史发展进程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

考古工作的发现,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中新广州知识城蕴藏的地下文物资源的认识,对重构广州东北区域的早期历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材料;另一方面也为人们进一步梳理早期岭南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提供了更详实、更充分的考古资料。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湾顶明珠”
知识城不仅是
有山有水有风光
生产生活有生态
绿色智慧之城
最具活力的创新之城
还是
四千多年前
珠江三角洲文明中心之一


穿越历史见证南越文明发祥
展望未来打造国家知识中心
快点【在看
让大家认识一下
它与众不同一面吧!


来源 |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都N视频、广州黄埔发布


 

其他新闻